每次上產前或產後課程時,當我問媽媽們關於寶寶哭時,家裡人會不會說“不要抱哦,不然寶寶會被寵壞,很難帶,以後不抱就不行咯!”,她們一定會莞爾一笑,然後點頭如搗蒜,幾乎沒有例外。當我再次詢問:“那你們贊同這樣的說法嗎?”媽媽們常常會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確定是否該點頭或搖頭,看來這又是個“千古課題”。
寶寶不像其他的動物,一生下來就可以獨立完成許多事,嬰兒的每個需求,都需要照顧者的幫助。我們知道,初生寶寶不會自己喂食,因此大家很自然的接受,寶寶需要我們根據他們的生理時鐘來喂奶。我們了解,寶寶還不能自行處理自己的大小解,因此我們也很自然的認為,幫寶寶換尿片是勢在必行的。然而當寶寶吃飽喝足,尿片也換好了後還在哭鬧時,我們就覺得,寶寶要我們的注意力、在撒嬌,我們不能在這時候“寵壞”他。
寶寶在還沒有出生前,有整整九個多月在媽媽的肚子裡,在陰暗狹窄的空間卷縮著,被羊水、胎膜、肚皮層層包圍著。乍然來到這個世上後,一切對他來說是如此的陌生,突然沒有了一層層的保護膜,心裡是多麼的害怕以及不安啊!除了生活起居的事無法自理外,心理上其實也需要照顧者的撫慰。他難過、焦慮、害怕、不舒服、很悶時,唯一能表達的方式就是哭泣。而可以安慰他的方法,其實也很簡單,那就是你的擁抱。
最新一項研究發現,被擁抱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更加健康、減少抑郁、更善良、更有同情心以及成為更富有效率的成年人。而且孩子在越小的時候若能夠盡量滿足他們的安全感,長大後就越不會有安全感不足的問題。這項針對六百位大人所進行的研究顯示,小的時候得到越多的擁抱,長大後的他們比較少面對焦慮的問題,以及有更佳的精神健康。
美國愛荷華州的Dr Armeet Singh 表示,寶寶出生後的前四到六個月是最關鍵的。他指出,在這期間父母如果可以在寶寶哭泣時給予寶寶更多的愛、撫摸、擁抱,這將會促使他們的親子關系有更穩固的基礎、更親密的關系。如果他們的哭泣得不到你的回應,他們確實會漸漸了解到,無論怎麼哀求,媽咪(或是其他照顧者)也不會理會我的,然後帶著失望、難過的心情漸漸放棄、沉沉睡去…….
其實,能夠擁抱孩子的時間真的不長。抱著、抱著,忽然就抱不起了。有一天你會發現,當你想要討個擁抱時,孩子開始覺得羞澀或是不自在而將你推開。有一天你會發現,原來要見孩子一面也必須要預約,而且還未必約得到,因為他的工作,因為她的約會。有人說,我們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是前五年,有者說前三年。無論是幾年,既然有科學佐證孩子不會因為抱多了而“變壞”,反而有那麼多的好處,那就在還可以多抱的時候就盡情抱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