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几十年的开放改革,人们思想观念有着飞跃性的转变,虽然现在说是男女都一样,然而还是有大部分的人有“重男轻女”的意识:殊不知这一种观念,除了会影响家庭气氛和谐之外,亦会导致孩子的偏差思想及价值观,较受偏爱的男孩可能容易恃宠而骄及霸道:而不被认同的女孩,则会产生自卑心理,甚至怀疑自我价值。

小涵妈妈生了3个孩子,小涵排行老二,由于都是女孩子,从小皂口感受到妈妈为了生儿子,情绪常常焦虑与不安。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,在小涵妈妈快4岁的时候,生了第4胎,而且是个弟弟呢!弟弟可说是全家人的宝贝,除了爷爷奶奶对他呵护备至、不容一丝伤害外,只要是弟弟一哭,无论对与错,妈妈总是会先骂姐姐:“你们就不会让一下弟弟吗?”“为什么把弟弟弄哭呢?”大人一味的呵护弟弟,久而久之也养成弟弟骄纵、小霸王的个性,而妈妈重男轻女的观念,也让小涵三姐妹心中不是滋味,为什么妈妈只喜欢弟弟,不爱我们呢?

传统观念根深蒂固

在以往传统农业的社会,很多家庭里的观念都是”重男轻女”、 "男尊女卑"。对男生都特別好,让他们去学校读书,让他们吃好的、穿好的;相反的,女生的待遇跟男生却有如天壤之別,从小就得在家做家事,不能去读书;吃的、穿的也沒像男生那么好。即使是现代工商业社会,还是有些家庭会出现重男轻女的观念,妈妈为什公会重男轻女呢?主要原因可归纳以下几点:

1. 传统观念:除了以往传统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”男主外,女主內”、"重男轻女"的观念,若再加上成长过程中,家中长辈对男孩较为重视,也间接影响到自己重男轻女的态度。

2.传宗接代:重男轻女的观念,受到祖宗传宗接代、”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等观念的影响,所以即使是21世纪的现代社会,为了”血脉”、  ”香火”,让家族可以繁衍下去,所以一定要生男孩。

3.养儿防老:女孩子长大就要嫁人,如果生儿子的话,以后老了可以有人照顾及赚钱养他们,所以才会重男轻女。

4.讨长辈欢心:婆婆特別喜欢孙子,为了避免造成婆媳对立,希望能够生个儿子,能更增进婆媳关系,讨婆婆的欢心;此外,如果先生是家中独子或长子的话,也希望第一胎能够生个儿子,以稳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。

5.受长辈影响:家中长辈很重男轻女,有好吃的、好玩的都会优先给儿子,认为女儿长大就要嫁人,应多学怎么做家事,因此认为如果有了儿子后,可以受到爷爷奶奶的疼爱。

不良价值观伴成长

家中长辈重男轻女,除了影响家庭气氛和谐之外,往往会造成较受疼爱的儿子恃宠而骄的个性;而较不被受重视的女儿,则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,因而产生自卑的心理。如果长久下来父母不能公平对待每个孩子,则将影响到他们成长后对性別的态度。

对男孩而言

认为自己受到的特殊待遇和宠爱,是因为性別的缘故,以后也会有重男轻女的观念。在家里是三千宠爱集一身,容易养成一意孤行的独霸心态;一旦离开了家庭,进入团体生活后,若不再是受宠爱的目标,由于缺乏自己解决困难的经验,及因应环境变化的能力,很容易产生挫折感,甚至遭到排挤,影响与同侪的人际互动关系。



对女孩而言

在重男轻女的观念环境下成长的女孩,从小因性別受到不平等待遇,容易导致对自我性別产生厌恶,或憎恨异性的心理和偏差行为。由于角色不被认同,会让孩子认为身为女儿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,天生就不如男孩,而产生自卑感。

避免重男轻女观念

每个孩子都是妈妈怀胎十个月生下来的,不论男孩女孩,手心手背都是肉:因此,给予公平、一致的待遇,是父母十分重要的态度。如何避免重男轻女,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呢?

1. 一保持公平一致态度: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,认为婆婆会比较喜欢儿子,也不要认定儿子就会受宠,而刻意忽略女儿的需要,造成儿子日后恃宠而骄、女儿受冷落的情形,家庭气氛不和谐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心理。因此,不论男孩女孩都给予公平、一致的待遇,是父母十分重要的态度。

2.维持融洽亲子关系:孩子成长过程中受父母影响最大,如果父母能平等对待每个孩子,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,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包容,亲子关系融洽、和谐,孩子受到的伤害,也就能减到最小。

3.加强两性平等教育:破除以往传统性別刻板印象,建立两性和谐的关系,有助于孩子人格特质的发挥,及对其他性別的尊重。

4.平均分担参与家务:家务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享,应由全家人平均分担。从小训练男女孩生活自理能力,并分担家务,依孩子的年纪与能力,而非性別,分配她(他)们该负责的家享,打破“男王外、女王內”的区分,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独立自王的精神,减轻父母的负担,借由适度的分工合作,达到男女平等的观念。而当男女生都能自小拥有许多共同的经验之后,也才能进行相互的沟通与了解。
  
 
两性平等正面教育

如果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,就能以平等的观念和做法对待每个子女,摒除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,在日常生活上给予子女相同的发展机会、相同的自由度,则子女才能真正建立平和的两性互动关系,建立两性平等的生活习惯,这样的两性关系才是健康的。此外,父母在管教自己的子女时,需给与正面的身教,让孩子了解男女要彼此互相帮助、互相尊重,才能营造和谐圆满的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