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常見的疾病,包括呼吸道、腸胃道、泌尿道、皮膚…等部位的感染,這些通常以病毒感染居多,但仍有可能是因細菌感染所引起,需要醫師仔細評估診斷,若懷疑疾病是細菌感染所引起,應儘速實施細菌培養後,適時正確的使用抗生素,若不治療或有所延誤,可能使疾病快速惡化,造成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使用抗生素對寶寶身體有利也有弊,需謹慎使用。我們當然希望藉由抗生素的抗、殺菌作用來治療疾病,並能同時避免因它產生的副作用,但因為抗生素無法選擇性的只殺不好的細菌,對身體較無害或甚至有益的常駐細菌,亦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被破壞,另外因病患體質不同,亦可能產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,包括:過敏、皮膚疹、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…等,都是常見的副作用。
小寶寶要吃抗生素,家長多少會有疑慮,擔心傷身、增加過敏機會,曾有報導指稱抗生素會影響腸胃道,破壞其菌叢平衡,導致免疫功能改變,使過敏更明顯,其之間的因果關係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。至於常使用抗生素是否會影響寶寶生長?抗生素的使用多有一定的療程,不會長期使用,因此對生長沒有太大的影響,但如果自行長期或不當使用,而出現厲害的腹瀉副作用,可能影響腸胃對營養的吸收,而間接阻礙到生長。
嬰兒吃抗生素有利、有弊,與大人基本上是相似的,不過不同抗生素用在不同年齡層,其安全性與副作用會有差異,有些用在大人副作用小,但用在嬰幼兒則副作用明顯且安全性有疑慮,或甚至列為禁忌,不應使用,所以抗生素的使用,有時候會因年齡層不同而有所差異,有賴醫師專業的評估和處方。
細菌感染有需求,再小的寶寶都可能會用到抗生素至於多大年紀才能使用抗生素?因有些細菌性感染若不治療或稍有延誤,可能會使疾病急速惡化甚至危及生命,所以抗生素要不要使用,不取決於年紀大小,而是取決於疾病的需要與否,只要疾病有需要,再小的嬰兒都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,甚至還在媽咪肚子裡的胎兒,也可能因治療媽咪的疾病而間接接受到抗生素的治療。
同一種抗生素,在不同病人身上可能會有不同副作用,不同體質出現的副作用也會有差異,不使用是避免其副作用最好的方法,如果因疾病的需要無法避免,卻出現明顯副作用,可經醫師專業評估後,給予停藥或改用其他抗生素,或針對副作用做補救,例如給予腸胃藥緩解不適。此外,由於身體內好壞菌可能都被使用的抗生素殺死,菌叢平衡遭破壞,學理上,適當的補充益生菌或許有些幫助,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加以證實。
寶寶用抗生素,家長要注意的事項:
✽ 若對症下藥,除非未按時服藥,否則用藥後2~3天應該會有改善。
✽ 症狀持續轉好,就繼續依照指示服藥,並依約定時間回診。✽ 症狀未減輕甚至變嚴重,應該即刻回診。
✽ 出現明顯不適的症狀或副作用也應該回診,再做診斷及評估,也許出現的這些不適症狀並非藥物所引起,而是有其他疾病。
✽ 已吃完一個療程,最好再回診評估此療程是否已足夠。
避免和牛奶一起
餵嬰兒吃藥不好餵,有些家長會加在牛奶一起餵。不建議使用這種方式餵藥,一方面擔心寶寶對加了藥味道改變的牛奶產生抗拒,降低之後喝奶的意願;另一方面擔心藥加在牛奶中是否影響吸收而降低藥效,而且萬一這餐牛奶沒喝完,很難判定是否補餵藥或下一次餵的時間是否要調整;此外,有些藥和牛奶加在一起,擔心受蛋白質、鈣、礦物質等影響而失去藥效,甚至產生不良反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