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蒙波娃說:「婚姻被施的詛咒是:兩個人太常以弱點結合在一起,而不是強項。兩個人都在要
求,而不能樂在給予。」
您的婚姻是不是如此呢?就算自認為常常給予,只要不是「樂在」給予,一定會有意無意地對另一半要求什麼,要求感激和肯定也是一種要求,要求愛,要求忠誠,都是要求。對親密伴侶要求的東西,幾乎都是用來維護自己內心某個不穩固的部分。
艾麗抱怨婚姻生活沒有愛,很久都沒有性生活了。她說婚姻生活有名無實,像守活寡。她不要過下去了。翔凱跟她一起來諮商。
翔凱:「寶貝,我還是愛妳的。」
艾麗:「你不要說那些空話。我們算什麼?連性生活都沒有。」
翔凱:「我每次找妳,是妳不要的啊!像昨天晚上……」
艾麗:「昨天你有酒味。你又去應酬了。」
翔凱:「上個月那次,我沒喝酒,妳也是不要。」
艾麗:「你幾點才回來?整天都在外面,我們一點交流也沒有,有辦法做那種事嗎?」
翔凱:「所以,我沒有不做。是妳不要。然後妳說因為沒有性生活要離婚,我真不懂!」
艾麗:「連溝通的機會都沒有,當然不會懂。」
翔凱:「……」
艾麗:「……」
治療師:「聽起來,艾麗不喜歡翔凱應酬太多?」
翔凱:「那就是另一件事,不是性生活問題,是應酬問題。我不可能不應酬,那是我收入的必須。」
艾麗:「你只在乎賺錢,都沒時間跟我吃飯也沒關係。」
翔凱:「我吃飯每次都問妳要不要一起去,妳都說不要。」
艾麗:「我不喜歡那些人!」
翔凱:「我工作就是那些人,沒得選擇。」
艾麗:「你們講的東西我沒興趣。」
翔凱:「他們帶很多case給我。不然我怎麼負擔那麼多貸款?」
艾麗:「我不想談了。」
治療師:「你們有很多貸款嗎?」
翔凱:「我們住的房子。買給她爸媽的房子。還有幫她弟弟繳車貸。」
治療師:「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用於艾麗的家人……」
翔凱:「岳父母的生活費也是我負擔的,所以我真的不懂她為什麼不相信我很愛她。」
艾麗:「錢跟愛是兩回事。」
翔凱認為應酬不在家等等根本不是問題,他很樂意帶著艾麗去應酬。他認為艾麗不願與他一同外出,卻在家抱怨寂寞,實在無法理解。艾麗不斷地抱怨翔凱不愛她,治療師嘗試詢問艾麗感到被翔凱冷落的細節,問題的形貌逐漸浮現:艾麗不喜歡翔凱的朋友,所以不能一起吃飯。艾麗不喜歡翔凱的氣味,所以不能做愛。艾麗不喜歡翔凱的鼾聲,所以分房睡……其實,艾麗根本不喜歡翔凱無趣的思考和言談,所以他們也無法聊天。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時,艾麗很快樂。嫁
給翔凱之前,艾麗有一個男友,他們都喜歡現代藝術、旅行和運動,但那位男士經濟不穩定,脾氣沒有翔凱好,有時還會跟別的女孩曖昧。總之艾麗做了所有人都認為正確的抉擇……
他不愛妳?妳不愛他?他不愛他自己?妳不愛妳自己?
反覆檢視這四句話,重新排列再排列,也許能夠看清婚姻的糾結。如果妳忘記了如何愛自己,別人也會忘記。然後妳也無法再愛那個忘記愛妳的人。
如果他不懂得如何愛自己,也很難懂得如何愛妳。然後不被愛的妳,更不愛妳自己。
同樣的,如果妳不知道如何愛自己,也不可能知道如何愛他。他會知道他不被愛,於是也很難愛妳。或許妳已經看出,妳的問題其實不是失戀?
談到如何收回夫妻之間的投射,總有人問:「如果能夠自我接納,自我滿足,不把弱點投射在對方身上,不要求對方支撐自己,也不攻擊,那還要伴侶做什麼?」
說真的,我也曾經這樣想過。會有這種問題,表示對於心理的自立仍然存疑。的確有人很幸運,找到了可以互相扶持弱點的伴侶,不自立也沒關係,那不在我們目前討論的範圍(也不需要討論)。羨慕別人有什麼用?事實就是沒找到這樣的伴侶,原諒自己,接受自己就是必須成長吧!
多年來與許多夫妻一同探索婚姻的奧秘,我仍然相信盡可能地認識並且收回投射,學會處理自己的需求、恐懼、失落(所謂的各種業障),終究是消解婚姻痛苦的必經之道。凡人要無數功夫才能收回一點投射,而只要能收回一點投射,多自立一分,原本是煉獄的婚姻就會清涼許多,可以相安度日。